|
記憶|那臺埋在新疆且末的老式打字機
如今,每當我與老伴乘車或步行途經(jīng)西安市蓮湖路時,便會不約而同地關(guān)注蓮湖路37號原陜那棟老辦公樓。雖說我們都不是那個單位的職工,妻子甚至都未曾踏進過那家單位的大門,但卻忘不了,就是這家單位將那臺淘汰的老式敲擊打字機處理給我們,不僅讓妻子利用那臺打字機掙了一些生活費,更為重要的是,那臺打字機還為妻子贏得了一份正式工作。 一 記得那是1983年3月,我從陜西省華縣杏林供銷社調(diào)到了華縣廣播站擔任專職編輯記者,沒有工作的妻子也隨我住進了華縣廣播站分配的一間辦公與住宿合用的房間。由于我那時工資特別少,每個月僅有37.5元,任憑怎么節(jié)約也無法養(yǎng)活我、妻子及女兒三口人,況且還要照顧農(nóng)村老家的父母與弟妹。當時,我為妻子的工作絞盡腦汁。后經(jīng)一位同事提醒,我們決定置辦一套打字油印設(shè)備,讓妻子學(xué)會打字油印并承攬各單位的文件材料來掙點生活費貼補家用。 主意已定,趕緊行動。但一打聽,置辦一套新的打字油印設(shè)備,至少需要好幾百元,而我們又實在拿不出這筆錢來投資,于是只好四處打聽,看哪個單位有淘汰處理的舊打字油印設(shè)備,先買來湊合用也行。妻子的姨父當時在原陜工作,打聽到單位庫房里撂了一臺淘汰多年的老式敲擊打字機,便請求單位領(lǐng)導(dǎo)把那臺老式敲擊打字機處理給我們,也權(quán)當是給單位騰庫房。獲得同意后,我風(fēng)風(fēng)火火從華縣趕到西安,到該單位財務(wù)室上繳了30元處理費后,冒雨將那臺老式敲擊打字機背到車站,然后坐車回了華縣。后來,我們又在當?shù)鼗?0元錢買了一臺同樣是淘汰的老式油印機,一個再簡陋不過的打字油印店,便在我們所住的房間開張了。
二 1985年9月中旬,我們決定帶著五歲的女兒遠去新疆且末縣謀生。臨行之際,經(jīng)高人指點,我們還帶著那臺死沉的鐵疙瘩老式敲擊打字機。雖說一路上吃苦受累,但這臺老式敲擊打字機后來還真的幫了我們大忙。幾年后,碰巧當時的且末縣人事勞動局需要招收一名打字員,條件是必須自帶打字機,因為該單位當年還沒有打字機。于是,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便讓我們給撞上了。妻子將那臺斑駁陳舊的老式敲擊打字機擦了又擦,并搬進了且末縣政府辦公樓。后來的日子,妻子用這臺老式敲擊打字機打出了一份又一份文件材料,也為自己換來了一份稱心如意的穩(wěn)定工作。 三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臺為我們家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式敲擊打字機,終于被先進的計算機替換掉了。后因工作調(diào)動需要搬離新疆且末縣時,望著這臺從單位庫房里淘出來的老式敲擊打字機,我們實在不忍心將它賣給收破爛的,然后被他們拆卸得四分五裂,便十分虔誠地將它掩埋在新疆且末縣我們所住的那套平房的院子里。 現(xiàn)在,多少年過去了,也許那位陜的領(lǐng)導(dǎo)并不知道那臺老式敲擊打字機給我們幫了這么大的忙,但我們還是要感謝他給了我們方便。當然,我們更忘不了從陜西遠涉數(shù)千里最終安眠于遙遠邊疆的那臺打字機。 來源:各界導(dǎo)報老友周刊·記憶版 作者:吳寬宏 監(jiān)制:田東鋒 審核:劉 菁 責編:李 旌 編輯:史 音 海報:賈 怡 |